西湖龙井鉴赏网

「北京荣宝22秋拍」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精品赏析(二)

12-08

「北京荣宝22秋拍」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精品赏析(二)



“荣名为宝”专场作为北京荣宝拍卖中国书画板块的常设专场,是以近现代名家书画为主体的品牌,向来以传承有序、来源清晰的精品路线为宗旨,吸引众多藏家目光并备受追捧。本季“荣名为宝”专场涵盖各个时期及流派的名家精品力作,荟萃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徐悲鸿等大家经典,另有一批荣宝斋库存作品,来源清晰,流传有序,阵容齐整,精彩难得,不容错过,届时期待获得您的关注与支持。



精 品 赏 析




303

齐白石 (1864-1957) 万寿富贵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木人

款识:三百石印富翁齐璜画。

65×33 cm. 约1.9平尺


齐白石老人一生渴求长寿、幸福、吉祥,所以“寿桃”、“世世平安”、“年年有余”、“菊酒延年”等都是白石老人常画的题材。齐派桃是其典型的红花墨叶派立宗的代表,大俗幻为大雅,受到世人喜爱。所画寿桃或置于篮中,或挂于树上,艳而不俗,惹人喜爱。此幅《万寿富贵》以没骨大写意法直接用洋红泼写硕大桃实,再以花青、赭墨写出叶子、枝干,后用浓墨勾勒叶筋,设色浓重艳丽。三只寿桃挂于一枝,由画面上方垂下,隐于墨叶后,鲜艳的桃子若隐若现,交错中富有节奏感,一边凝重苍劲,一边泽润肥厚,给人以丰富无比又天真单纯之感。画面下部又作有两株万年青,寓意健康、长寿,也代表天长地久。1955 年国庆时,90 余岁的齐白石以真挚的感情画了一幅《祖国万岁》。画面以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作为象征物,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强烈地表达了老人的爱国之心。此作寿桃与万年青皆为美好、吉祥之象征。




<左右滑动查看>


304

溥儒 (1896-1963) 涧水山馆

设色纸本 镜心

钤印:旧王孙、爱画入骨髓、半床红豆

款识:涧水鸣山馆,疏林接钓台。高风茅舍在,秋气大江来。雁外斜阳远,鸥遥霁色开。晨朝采薇蕨,应向白云隈。尺素横秋水,苍然浦溆分。尚含千峰雨,疑落万峰云。江上鸣瑶瑟,岩前忆隐君。青猿声断续,应是隔溪闻。杖锡安禅地,香烟恋讲楼。孤云半溪水,冷叶四山秋。鸟影临岩下,泉声入涧深。何人抱幽独,来伴远公游。嵩奇先生教。溥儒。

说明:上款人“嵩奇先生”为香港三、四十年代地产商。此作不排除应是由香港英美烟草公司经理,也是当时重要书画代理人帅铭初(1893-1978)牵线,委托溥儒所作。

33×102 cm. 约3.0平尺


此幅《涧水山馆》以古人为师,以诗词为韵,意境深远悠长。溥儒藉由山石的披麻皴走向,表现群山环抱文人、雅居的笔墨空间,画出了山之体貌,山之神气。画面中景屋舍厅堂仅置一案,陈设简单,隐者安逸坐望江边,恬淡闲适,透出魏晋名士的淡逸超脱之风。江上一叶扁舟,暗示此处非寻常道路可循迹到访,借此强调远离尘嚣纷扰。山水画的意境就是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这也正是溥儒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寄情于山水书画之中,畅游在心灵恬静之处。溥儒不仅书画好,且从小即通诗词、典籍,晚年常对弟子说,称他画家,不如称他为书家,称他为书家,不如称他为诗人。在溥儒的丹青里诗词中,我们读到的是其心性的呈现。画面右侧留白满题其自作五言长诗,诗中“涧水”、“疏林”、“高风”、“秋气”、“香烟”、“斜阳”、“白云”等皆表达、抒发溥儒自己的心境和情怀。谢稚柳评价溥儒是继王维、苏轼、文徵明、郑板桥之后,唯一诗书画三绝者。其诗文造诣,为其他画家所不可企及。张大千亦自叹:写字作画不如溥心畲。




<左右滑动查看>



305

黄宾虹 (1865-1955) 曲水之滨

设色纸本 镜心 1940年作

钤印:潭上质印、片石居

款识:移居曲水滨,梦断洛京尘。马夏图边角,丹青倍怆神。嵩奇先生属粲。庚辰初夏,黄宾虹。

说明:上款人“嵩奇先生”为香港三、四十年代地产商。此作不排除应是由香港英美烟草公司经理,也是当时重要书画代理人帅铭初(1893-1978)牵线,委托黄宾虹所作。

30×112 cm. 约3.0平尺


此幅《曲水之滨》创作于1940 年,是黄宾虹不可多得的山水横幅精品。在俯视视角下着重表达群山动向,以及山体皴法、矾头的笔墨线条。笔墨变化多端,枯湿顿挫,笔锋触纸,密实而凝重,即使是最细微的笔触,也像是“铁划银勾”,不可移易。在留白布虚上,中间留白布虚的三角形、之字形,无不尽显虚实相生之妙,这也正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冲和”之境的奥妙所在。因其留白,山林倍增深厚幽谧之趣,因其布虚,有笔墨处尽显空灵渺渺之美。画中题款:“移居曲水滨,梦断洛京尘。马夏图边角,丹青倍怆神”,正是黄宾虹画学思想的极好印证。




307

齐白石 (1864-1957) 荷花鸳鸯

设色纸本 镜片 1950年作

钤印:白石、甄屋

款识:芳如夫人正画,九十岁白石。

说明:

1.上款“芳如夫人”即陈明仁之妻谢芳如。陈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黄埔第一期学生,中国著名将领、军事家。在国民党军队中官至兵团司令,被授衔中将,曾获蒋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1949年8月4日,他与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发出起义通电,毅然和平起义,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称赞。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2.此作品原藏家直接得自陈明仁将军家属。

出版:《画艺论》P9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

69×35 cm. 约2.2平尺


齐白石画荷很多,几乎各时期都有作品留传。此种近景荷,直接描绘荷叶、荷梗、荷花,穿插两只鸳鸯,是从古代的折枝花传统发展而来,明清以来大写意画家如青藤、八大、吴昌硕等都沿用此法。红荷并蒂而生,颜色浓艳大胆,荷叶墨色苍润,浓淡变化而富有节奏感,红花墨叶,色彩对比鲜明,给予强烈的视觉冲击。荷叶下一对鸳鸯相伴而游,憨态可掬,用色纯净艳丽,动静间遥相呼应,信笔所至使满幅画卷充溢着一种盎然生机。用荷花和鸳鸯寓意百年好合,并蒂莲里,富于意义,充满了深情地祝愿。




308

徐悲鸿 (1895-1953) 立马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6年作

钤印:徐悲鸿印、风云

款识:丙子危亡之际,悲鸿写。

出版:《徐悲鸿画马集》P18,中华书画出版社,1974年初版,1982年再版,1994年三版。

128×76 cm. 约8.8平尺


此幅《立马图》创作于1936 年,骏马引颈回首,精神昂扬,微微抬起的右后蹄,似蓄势待发,虽描绘的是静态的瞬间,却极具动感。肆意的笔墨,宣泄出画家心中的郁结与愤慨。款识题写:“危亡之际”,更是表达了徐悲鸿在民族处于危亡之际,想要振奋民族精神的强烈愿望。画中所描绘的马在形体的塑造上参用西法,十分“写实”,笔墨上仍注重传统绘画和书法的笔意,沉郁顿挫苍润峭劲,挥写淋漓痛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把西画“块面”造形之法融入其中,使画中表现马的点、线、面赋予“体积”的内涵,而且用笔洗炼,毫无雕琢之痕,既具像又蓄势,写实水平超群。




314

张大千 (1899-1983) 归渔图

设色纸本 镜框 1981年作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辛酉

款识:闲钓溪渔渔满串,旋沽村酒酒盈尊。归来记得挂船处,秋水斜阳树一根。辛酉六月二十六日,吾乡吕半隐先生句意。八十三叟爰。

出版:

1.《张大千书画展览》图8,香港青年学艺比赛大会主办,1984年。

2.《张大千书画集》P1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3.《张大千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4.《张大千画集》P388,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

5.《大千归来·张大千书画作品集》P249,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6月。

94×42.5 cm. 约3.6平尺


张大千的山水画,无论繁密抑或简括,都体现出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其山水作品由早期的具象走到印象,再由印象走进晚年的抽象,实现了三步跨越。早期张大千学习传统,以摹古入手,从清一直上溯到隋唐。叶浅予评张大千:“穷追古人之迹,穷通古人之法,最后达到穷探古人之心”。张大千57岁后虽探索泼墨泼彩法,但是对传统画法仍孜孜以求,贯穿其一生。此幅《归渔图》写吕半隐诗意。吕半隐为吕潜号。吕潜,字孔昭、石山,号半隐、耘叟,四川遂宁人,侨居江苏泰州。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亡后不仕,以诗画自遣。工书,能诗,擅山水、花卉。此作中山石树木、茅屋汀渚、小草渔夫,依旧是张大千的传统画法,惟笔墨较前粗简,布局亦较空疏,但唯其简括空疏,益显其化裁之功。张大千83 岁作此幅《归渔图》,是他晚年变法以后少画的传统山水,从中可以体察张大千对传统绘画的那种心底里的情愫。




315

齐白石 (1864-1957) 红玉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齐大

款识:红玉。借山吟馆白石老人画。

说明:

1.此作品为北京文物公司旧藏。

2.此作品曾介绍于1955年齐白石专题纪录片中。

67×34 cm. 约2.1平尺


齐白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善于把生活中一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东西用画笔表现出来,而且通过他的表现,往往把俗升华为雅,让人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到艺术的魅力。画蔬果以表文人情怀,是文人画的传统之一,齐白石也无例外的继承了这一传统。不过,与强调色彩清淡的文人画大不相同的是,白石老人更善于使用民间彩绘中常用的强烈艳丽的重色作画,使色调更加纯化,“红的真红,绿的碧绿,色彩鲜明”。如此作中用浓艳的西洋红和鲜亮的藤黄来画苹果,以此来配赭石加墨的篮筐。用笔准确而凝练,能够在一笔之中将质量感、体积感、空间感尽数写出。这些鲜亮艳丽的色彩在画面中大面积的运用,给人以鲜艳得要“跳”出来的感觉,使画面充满生机活趣、欢快热烈之感。这几个苹果自自然然的装在篮里、摆在地上,果柄的正侧、弯直、交插组合得非常巧妙自然。面对它们,如同面对田园乡野、平凡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动。




317

任伯年 (1840-1896) 寿石花鸟

设色纸本 立轴 1881年作

钤印:颐印

款识:星槎仁二兄大人雅属教正。光绪辛巳冬十二月,伯年任颐。

150×40 cm. 约5.4平尺


徐邦达曾推崇两个人为海上画坛的领袖:一为赵之谦,另一个就是任伯年。山阴曾经诞生过徐青藤、陈洪绶这样的大家,其中陈洪绶对任伯年的影响十分巨大,任伯年不仅继承了陈洪绶,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突破前人窠臼,创造性的革新发展了花鸟画的技法和题材。




323

李可染 (1907-1989) 赏心喜看雨余山

设色纸本 镜框 1987年作

钤印:李、可染、河山如画、延寿

款识:赏心喜看雨余山。一九八七年岁次丁卯秋九月登高日,可染作于师牛堂。

出版:

1.《李可染画集》P122,外文出版社,1997年。

2.即将出版于《李可染全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88×52 cm. 约4.1平尺


画面为典型的李家山水构图,山峦峻厚,林木蓊郁,云烟环绕。主体山川高大巍峨,顶天立地,山石的外轮廓呈几何状,层层推远;山左侧沐浴于光照中,右侧则处于阴影里,山下的树木以重墨画出,与山峦的阴影处连成一片;整幅以泼墨法画出,山的背阴面是最浓重之处,山受光面、云气是亮处,但并不突兀,水墨泼溅飞动,一片混沌,而树林、山脉走势、远处峰峦通过细致的用笔强化,更显生机。黑与白的强烈冲突,山阳面同阴面的映衬,混沌飞动与凝练苍劲感最终统一在整体的色调中。从此图可见,李可染晚年更加重视形式语言,笔墨的抽象表现力,将其与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法相结合,作品具有奇异突兀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328

齐白石 (1864-1957) 篆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924年作

钤印:三百石印富翁、鬼神使之非人工、白石翁、木居士

款识:叔章仁兄先生两正,甲子冬齐璜。

释文:朋友善书包氏训,夫人能画赵家风。

鉴藏印:林汝楫、家在新洲双柳间、林汝楫藏、林汝楫宝玩

说明:此作品为林汝楫旧藏。

出版:《中国现代书画鉴定》P20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127×29cm×2 约3.3平尺(每幅)


齐白石《白石印草自序》一篇,写于戊辰(1928) 年,序中写道:“余之刻印,始于二十岁以前,最初自刻名字印,友人黎松庵借以丁、黄印谱原拓本,得其门径。后数年,得《二金蝶堂印谱》,方知老实为正,疏密自然,乃一变。再后喜《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再后喜《三公山碑》,篆法一变。最后喜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




335

于右任 (1879-1964) 行楷书五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钤印:右任之印

款识:于右任。

释文:开云照四海,炼石补天陬。

出版:《居心无物•于右任书法精品集》P83,荣宝斋出版社,2022年7月。

237×57.2 cm.×2 约12.2平尺(每幅)


于右任精书法,有“北于”之称,此联以楷体书成,粗矿豪放,楷书中见行书、隶书笔意,用笔已透天真显露之迹,隐有其后来闻名于世的行、草风格。于右任一生求变的书写轨迹注定赋予了他书法艺术无穷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在于书法本身,更体现在其博大的文化内涵和其人格的魅力。以致于很多年来不断地受到人们的推崇和敬仰。且这种推崇和敬仰的人群越来越广泛。纵观于右任生平,他从晚清反帝制、求民主开始,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中,始终保持浩然正气,并为教育事业奔波,为书法探索而忙碌。几十年来,于右任通过标准草书的整理、研究,积学以储宝,研阅以穷照,集百家之长,成自家之法。从气格、人格、书格而论,于右任是近现代以来书家的至高点,尤其在碑体草书方面,无人超越,达到了逸品、至品。此联每帧长237cm,宽57.2cm,如此尺幅巨大的于右任墨宝,殊为难得。




338

黄宾虹 (1865-1955) 浔江纪游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48年作

钤印:黄宾虹

款识:荒江横一槎,寒瘦见诗意。时刚春雨余,滃郁钦云气。浔江纪游。戊子,宾翁年八十五写。

出版:《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早期会员作品展》P53,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

展览:“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早期会员作品展”,北京、杭州,2016年8月16-10月16日。

90×48 cm. 约3.9平尺


黄宾虹早年山水天真幽淡、笔墨精秀、风格峻爽,总体上讲走的是疏淡清逸的路子,可谓“独为清尚之风”,是师古人之典范。晚年则一改传统之习,独创“平、圆、留、重、变”五种运笔之法,并“浓、淡、破、泼、积、焦、宿”七种施墨之法的运用愈发得心应手、潇洒自如,画面厚重而深沉,浑厚华滋。此幅作品笔墨秀润而结构精严,诸种意象安排妥贴,重峦幽谷、密林陡壑、隐舍悬瀑、岫云山径,层次颇多,但画面仍气脉贯通。从技法上来看,以水墨、小青绿技法并辅留白之法,描摹云岚、青山、古树、幽居,积墨、破墨、渍墨、铺水,无所不用其极,在纸上任意纵横氤氲,呈现出时而特别湿润而浓重、时而干处发白的审美效果,而笔墨攒簇、层层深厚,入眼皆是水墨淋漓,云烟幻灭,好一派活生生的自然胜景。




339

谢稚柳 (1910-1997) 红叶小鸟

设色纸本 立轴 1941年作

钤印:阿稚、稚柳、柳白衣、问君西游何时还

款识:只有闲禽解寂幽,未成归计结千愁。冷枫自擅霜红舞,不为丽人惜白头。辛巳秋日,谢稚巴江雨夜写奉海秋先生法家画教。

76×32 cm. 约2.2平尺


谢稚柳以花鸟画著称于画坛,红叶山禽是其最钟爱的题材之一。此作中瑞鸟停驻枝头,树枝用淡墨勾勒,经霜的秋叶,殷红如染,造型典雅而高古,线条细曲却遒劲,设色灿烂明艳,一阵晚风吹来,吹落了几片枝头的红叶,动感随之而来。不失为谢稚柳花鸟画的精品力作。




357

齐白石 (1864-1957) 牵牛蚂蚱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木人

款识:白石。

66×33.5 cm. 约2.0平尺


白石笔下的花卉草虫,往往笔触稚拙,极具情调,童趣盎然,读之往往涌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齐白石定居北京后,内心却是“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的思想轨迹。于是家乡草木便变作他笔下的艺术素材,他还刻了“吾家衡岳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等表达思乡之情的印章。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齐白石一生求变,但是万变之下,乡心伴着童心,童心念着乡心,这一点却始终不变。




344

张大千 (1899-1983) 寒林楼观图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张大千

款识:此《寒林楼观》深得李咸熙遗意。秀拔中见混融,大是难事。爰。

说明:此作品为文物公司旧藏。

105×42 cm. 约4.0平尺


《寒林楼观图》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雪景山水画作品。张大千的画兼容南北宗、兼院体与文人画于一体。他主张学画从临摹入手,纵观他一生学画的经历,从石涛入手,继而明、元、宋、唐人的画迹,一路上追,由近及远,由粗转精,再由远及近,由细返粗,循环往复,乐此不疲,最终形成清丽典雅、雄放奔逸的笔墨风格。




346

李可染 (1907-1989) 蜀山春雨图

设色纸本 镜心 1966年作

钤印:可染、可染、陈言务去

款识:蜀山春雨图。一九六六年春,可染作于从化温泉。殿忠同志粲正,可染于羊城迎宾馆。

说明:上款人宋殿忠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即任职于东方宾馆。作为当时广州市政府接待最高规格的宾馆,许多南下的画家大多下榻于此。李可染、谢稚柳、陈佩秋、唐云、赖少其等诸多画家当时几乎都在此居住过,殿忠先生也是在此时与诸多画家结缘。

出版:

1.《八家山水画精选集》图版6,集古斋有限公司,1989年。

2.《名家翰墨·李可染专号》第四辑P27,香港翰墨轩,1990年。

展览:“八家山水画展”,香港集古斋,1990年5月。

80.5×49cm. 约3.6平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李可染先生于长途写生中心灵体验的深化,人生历程的丰富拓展,审美观念也在激变演进,非同往昔。除了早年为之神迷心醉的西湖之美,他再度为长居八年之久、历经战争岁月的蜀山之美所吸引,《蜀山春雨图》的出现,可以说,蕴含着可染山水艺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新观念、新走向。他说:“过去我曾感到西湖风景好,但要与四川相比,却相差很远,大异其趣。《兰亭序》称山阴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实这种景象在蜀地到处可见。”可染晚年《自传提纲》中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窥见其探索自然美,审美观念变迁的些许奥秘。




355

王雪涛、董寿平 竹石鸳鸯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王雪涛印、董寿平

款识:雪涛画花鸟于首都。寿平画竹石。

180×96 cm. 约15.6平尺


王雪涛与董寿平二人私交甚笃,对中国画学习及改进有着同样的追求和理想,不仅于生活上往来密切,于艺术造诣上更是交流甚欢。此幅《竹石鸳鸯》王雪涛与董寿平共同合作,右下方荷塘中鸳鸯戏水,蝴蝶翩飞,左侧竹石坚韧,雀跃灵动,一派生机盎然之景。全作清新典雅,翰墨逸笔,雪涛画花鸟,寿平画竹石,不仅是二人友谊的见证,更充满他们对艺术高远追求的热忱之情,别富意趣。




359

齐白石 (1864-1957) 牵牛花麻雀

设色纸本 镜心 1946年作

钤印:借山翁、马上斜阳城下花

款识:寄萍堂上老人齐白石,丙戌八十六岁尚客京华。

102×33.5 cm. 约3.1平尺


此幅《牵牛花麻雀》作于1946 年,是齐白石八十六岁所作,集晚年红花墨叶之风格,布局看似简单,却甚为巧妙,以洋红朱彩绘花瓣,以浓淡不一的湿墨画叶片,叶片皆作正面,牵牛皆为侧面,花苞皆直若红烛,这是局部的一致和整体气势的统一,亦是白石老人造型的特色。画面顶端一只麻雀站立枝干,憨态可掬,天真可爱,为画面平添无尽生趣,一派生机盎然之景。

仓鼠的寿命对照表

三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