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鉴赏网

中国木雕工艺全解析,一文读懂!

12-31

中国木雕工艺全解析,一文读懂!

之前给大家分享了中国的玉器和中国园林的一些干货知识。在整理过程中非常的感慨和振奋,每一个传统工艺、文化的背后,都有数千年历史积淀,这其中有数不尽的艺人为之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心血与汗水。现代人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和大量信息分享,可以同时见证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工艺、美术的精华,这是我们的福气。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中国木雕的一些基本常识。

木雕,顾名思义,就是在使用特殊的工具木头上进行雕刻出精美的图案。这项传统工艺可以在日常生活处处看到。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中国木雕的发展史。

二、中国木雕按照地域的分类。

三、木雕制作的几个主要步骤。

四、木雕常用木材

一、木雕发展史

木雕不同于石雕、青铜器、玉器等材质,容易腐烂且焚烧,根据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以及遗存的作品,本人按照时代、年限分别对木雕发展史进行介绍。

(一)、上古时期

1、7200年前的新乐文化遗址

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的新乐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形似鹏鸟的木雕作品,经测定距今7200年,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木雕作品,制作工艺已经相当精致。

(新乐文化遗址出土的鸟形木雕)


2、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1977年,在这里出土了木雕鱼作品,经测定距今7000年,是我国木雕工艺品最早的实物之一。

河姆渡遗址出土鱼形木器


(二)、夏商周时期

1、商代时期

殷商时期已经开始设有“六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湖北盘龙城商代遗址曾经出土了云雷纹木雕,非常罕见。安阳殷墟商代考古遗址也出土了一种“板灰”(或称“花土”),为彩漆雕花棺、椁木板或刻纹木室壁板及仪仗残器的遗痕,其木质化为灰土,表面涂层却色泽尚好。更有代表性的是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出土的漆器,有盘、盒等残器,其木胎上雕花的精美程度依稀可辨,计有兽面、云雷、夔、蕉叶等多种花纹,与青铜器装饰一脉相承。而且,兽面眼部还有绿松石镶嵌,可谓开后世工艺之先河。

盘龙城出土木器残片,上面雕刻有云雷纹、兽面纹

2、周代

西周时期的漆木器也大多残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发掘出的木胎豆、觚、罍、壶、盘、簋等,除有雕刻的纹饰外,还有蚌泡、蚌片镶嵌,可以看做是螺钿工艺初步成熟的结果。

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隶属于西周初期。


北京琉璃河墓地出土漆器

春秋战国时期, 比较著名的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盖豆,双耳与盖钮镂雕盘龙,极为繁复。又如江陵雨台山发现的鸭形豆,造型生动;蟠蛇纹卮,蛇身交叉环绕,工艺高超。而望山一号墓出土的镂雕座屏,雕刻凤、蛇等动物五十一个,精彩绝伦。从这些作品上看来,战国时期是木雕工艺发展的一个繁荣阶段,各种技法已经完备,艺术成就也达到相当的水准。

战国早期彩绘漆内棺,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漆器: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豆为先秦时代的礼器(湖北省博物馆藏)


3、秦汉时期

中国西汉和东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木雕文物。主要有俑、动物及车船模型等立体雕刻和木椁板上的浮雕两类。木俑及木模型两汉都曾流行,西汉时多流行于长江以南的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东汉时则流行于西北地区,在甘肃省发现最多。

西汉最早的木俑,从技法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所受战国楚墓随葬木俑的影响,但雕刻得更为细致传神,如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木俑。

长沙马王堆出土木佣


东汉时期的木俑,主要发现于甘肃武威地区,题材多为舞乐侍仆及鞍马和家畜、家禽等动物造型,还有前伸独角的镇墓兽。

东汉时期的木马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及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木雕佛像大量出现。

魏晋南北朝木雕复原图

5、唐宋元时期

唐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绘画、书法、诗词都发展到了高峰,在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光环之下,木雕艺术反而被掩盖了光芒。其实唐代的木雕工艺也是非常高超。唐代时期木雕名家亦代不乏人。唐代雕刻名匠李秀为汴梁(今河南开封)大相国寺雕刻佛殿障日九间,被称为该寺十绝之一。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之北仓中见到的传世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螺钿紫檀阮咸等,以螺钿镶嵌花鸟、人物等纹饰,瑰丽工巧;又有木画紫檀棋局、木画紫檀双六局、木画紫檀挟轼等品,用紫檀为地,杂嵌染色象牙、黄杨木、鹿角等,表现人物、鸟兽、花草,其精美较螺钿更胜一筹。北仓器物多为圣武天皇遗爱御玩,天平胜宝八年(756年)贡献于东大寺,有《献物帐》详载名目,其中太半来自于唐王朝,“木画”就是唐之工艺代表。

唐 螺钿双陆木棋盘 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正仓院藏)

敦煌珍藏的唐代木雕

到宋元两代,木雕工艺发展到很高水平。

宋代木雕 观自在

6、明清时期

明代中期以来,随着整个工艺美术的繁荣发展,木雕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江南一带工艺传统较为深厚的地区尤为明显。明清木雕的雕刻技术达到了空前高度,不仅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术被灵活地结合使用,而且贴金、彩绘等装饰手段,也获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从漆器工艺中引入的“百宝嵌”,将金银、宝石、螺钿、象牙、珊瑚、蜜蜡等材料雕成山水、人物、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木器之上,大到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彩陆离,精美富丽,在乾隆时期的宫廷造作中达到顶峰。

明代木雕 八仙过海

清代宫中自内务府造办处于康熙朝建立之后,作坊数目虽几经损益,但木作始终存在。乾隆时期还专设广木作,多成做为器物配制木座的活计,所用以紫檀等珍贵木料为主,足见宫廷造作的气派。而地方上则不同地域的不同木雕风格日趋完善,异彩纷呈。

清代木雕

二、中国木雕按照地域的分类。

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

在我国,木雕流派大多是以地域来区分的。例如: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泉州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北京宫灯,台湾木雕,宁波朱金木雕,云南剑川木雕,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苏州红木雕刻,上海红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江苏泰州彩绘木雕,山西木雕,山东潍坊红木嵌根雕,上海黄杨、白木小件雕,辽宁永陵桦木雕,贵州苗族龙舟雕、面具雕,江西傩面具雕,湖北通山木雕、咸浦邦木雕,天津木雕,东山海柳雕等等。

这些木雕流派在全国或者当地都极具影响力,而最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五大流派被称为“中国五大木雕”。

1、泉州木雕

泉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作

为泉州民间传统技艺之一的手工木雕,其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泉州木雕之多、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上,泉州木雕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唐天宝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登基后,把年号改为开元,要求全国每州各修一寺,当时的泉州,经济繁荣、香火旺盛,在开元寺周边,同时修建大小寺庙100多座,号称“大开元万寿禅寺”,为木雕艺术的兴起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明清两代是泉州木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木雕,是泉州民间工艺品种的重头戏。平雕、线雕、根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意彩纷呈,独具一格。泉州的木雕艺术精雕细刻,花团锦簇,是恰如其分。

2、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东阳传统民间工艺,素以“雕花之乡”而著称。东阳木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是因为该地盛产适于雕刻的木材,如樟木。东阳木雕作品的外貌特征,在于它保留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由于精细打磨,更显得圆滑细腻、精美光润。其木雕技艺之精湛,产品之典雅、精美,驰名中外根据文献记载,东阳木雕工艺大约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东阳木雕在表现的题材方面也已十分广泛,有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鱼虫等,并且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装饰内容也已开始为东阳木雕所表现。

东阳木雕作为一种艺术流派,是根据建筑、家具以及多种陈设品制作的各自造型特点,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形成的,它有一套独特完备的雕刻技法,其中包括浮雕、圆雕、透空双面雕、阴雕和彩木雕嵌。浮雕是东阳木雕艺术的精华,也是独具东阳木雕特色的工艺形式之一。它是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或鸟瞰透视法构图,然后镂空双面雕,或者再通过彩木镶嵌来完成的。东阳的浅浮雕,画面深度一般都在2-5毫米之间,以刻线的表现力来体现物体的主体感。这种浅浮雕,最为人称道的是“满地雕刻”,也就是在器物表面,满雕纹饰,既有立体感,又密不露地,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浮雕樟木箱就是这一工艺特色的代表产品,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产品之一。

3、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唐初,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经书等已有雕刻工艺雏形;宋末元初,莆仙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妙生动;明代,莆田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莆田木雕”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清代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

4、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起源于广东省潮州,但作为一种艺术流派,它还包括明清时期属于“潮州府”辖内的潮安、潮阳、普宁、饶平、汕头、惠来、海丰、陆丰和梅州兴宁、梅州市梅县区以及闽南所出的作品。作品表面贴金,是潮州木雕的一个特征,这与东阳木雕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它又称“金木雕”、“金漆木雕”。潮州木雕的传统技巧,主要可分为阴刻,浮雕、圆雕、镂雕等几种。阴刻的性质近于绘画,多施于围屏,题材为梅、兰、竹、菊。浮雕,圆雕所选题材除佛祖、菩萨、神仙、传统人物之外,神奇异兽和鱼、虾造型也是常被采用的。镂雕,又称通雕,是潮州木雕经常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且多用于建筑装饰上,建筑雕刻一般采用杉木,大件的居多。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清代是潮州木雕艺术发展的鼎盛期。

5、福建龙眼木雕

福建省的福州木雕,也是在建筑装饰、家具装饰和寺庙神像的雕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木雕艺术,它成熟于明末清初。福州木雕以龙眼木为材料,所以,又称“龙眼木雕”。

清代,福州木雕曾出现三个主要的流派:以大坂村艺人陈天赐为代表的大坂村派,约有30多人,他们早先主要雕刻弥勒佛、十八罗汉、八仙、观音等神仙佛像,后来有增加了仙女、仕女、动物形象;以象园村柯庆元为代表的象园村派,他们擅长表现虫草花卉、果盘等,还喜欢雕刻活动的作品,如踏水车、划龙舟等;以雁塔乡王清清为代表的雁塔派,也称漆器派,他们主要擅长雕刻图案花纹,还有和漆器相结合的浮雕花鸟作品。

三、木雕制作的几个主要步骤。

主要有:

1、选材

2、干燥处理

3、制作步骤,包括:画稿、制作粗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

四、木雕常用材料

木雕的主要材料有紫檀木、黄杨木、沉香木、瘿木等。

1、 紫檀俗称“青龙木”。为常绿亚乔木,属豆科,约有十五种,主要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如南洋群岛、柬埔寨、越南及泰国等地,我国云南、广西、海南等地也有生长。今天一般公认的紫檀,仅指檀香紫檀,也就是“小叶檀”;不过,古代的“紫檀”之名似乎没有这样严格,有的学者通过鉴别传世的明清时期所谓“紫檀”器物,发现其中包含不止一个树种,有可能在当时一部分特征极为相似的品类也可以被当作“紫檀”来使用。紫擅生长极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所以是非常名贵的木料。而且其质地在各种硬木中最为坚实缜密,质量最重,色泽多呈紫黑,纹理纤细变幻,有的黝黑如漆,沉静古穆,远招其他木材。在晋崔豹《古今注》中已记载紫檀。此后我国对紫擅的认识和使用没有间断过,至明代达到鼎盛,清代宫廷也较多使用紫檀来制作家具、陈设品、文房用具等。紫檀雕刻一般比较重视刀功和磨工,以突出材质本身的纹理为尚,有些作品于局部镶嵌玉石、象牙等同样珍贵的材料,在颜色、肌理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

2、黄杨木是一种常绿小灌木,多生长在山地和多石的地方,生长极为缓慢。《本草纲目》称:“黄杨性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所以有“干年黄杨”之说。其木质软硬适中,坚韧而不失细腻。肌理如人的皮肤,色泽淡黄近似象牙,经历年月,为人手摩挲,色转深沉,表而会更为光润。黄杨木雕因材质之故,多圆雕小件人物、花鸟陈设,及笔筒、臂搁、水丞等文房器具。因其质地适宜精雕细镂。故而成品普遍工艺水平较高,格调清雅细腻。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浙江乐清、温州、黄岩、上海和福建福州等地。


3、沉香木因‘沉香”而名。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所谓沉香本身并非木材,而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经特殊过程“结”出的混合了树脂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沉香木则是指能够形成沉香的树种,其范围包括马来沉香树、莞香树等,质地比较疏松。我国古代对沉香的认识极早,成书于东晋时期的《南方草木状》中已经准确描述了沉香与香树。而自古以来它就是最高档的香料,上层阶级对之趋之若鹜,这使得原本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有分布的香树资源供不应求,故从唐宋时代开始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产地输入的沉香,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进口商品之一。由于沉香的特殊地位,使得沉香木也成了名贵的木料品种。是制作工艺品的上乘材料。就明清时期的传世作品来看,沉香木制品以各类文房器具,如笔筒、臂搁、如意、山子等为主,也有杯、盘之属,还有各种佩饰,特别是手串、数珠等品种。其技法以圆雕、浮雕等为主,有些器物表面纹饰使用拼接镶粘的手段。木色深沉,风格粗犷而古朴,与犀角制品有相似的装饰效果。明代末期苏州工匠江春波是个中翘楚。

4、瘿木不是一个单独的树种,而是指树木的瘤结。各种树木都会生瘤,但最常用的瘿木种类是楠木瘿、桦木瘿、黄花梨瘿、龙眼木瘿等。由于剖开后可见绞曲旋转的细密纹理,非人力可得,在我国古代极受文人雅士推崇。大约在三国时文献中已开始重视这种材质。而明人谢肇?《五杂组》说得最明白:“木之有瘿,乃木之病也。而后人乃取其瘿瘤??者,截以为器。盖有瘿而后有旋文,磨而光之,亦自可观。”瘿木多被制成洒杯、瓶、尊、枕具等各种生活和陈设器物。甚至拼组成家具。

此外,花梨木、鸡翅木、红木等都是制作家具的上好材料,偶尔也被用来雕刻盒、匣及文房器具。

(全文完)

天然石榴石手链价格

海螺珠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