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鉴赏网

篆刻边款技法详解:一步步带你成为大师

03-07

篆刻边款技法详解:一步步带你成为大师

一、边款的内容:

边款的内容是没有一定程式的,只要把要说的话、文字顺畅,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来就是了。

1、单款:单款就是仅刻作者姓名(字号)或籍贯、年月、地点、年龄。

2、双款:除署名外,加上受印者的名字,称呼,有些还添上“教正”“指谬”之类的客气话,怎样答辞才合适,还是要彼此的份际关系来确定。

3、叙事:叙事有的是作者的自述,而较多的是记以赠人。如:记述石材的来龙去脉,或印文的创作心得阐述等。

4、论气:在边款中对所做的印章做文字上、艺术上的说明,这种情况很常见,不论长短,他都反映了作者的自身素养和学识。

5、跋语:一般都是后人所作,也有受印者所作,这种情况可视为边款的异例。如后鉴定其真伪所作之款文,获印者在观之其章兴奋之余有感而记之,当然这些刻者都是高人。

二、边款的书体与图像大概有如下几点:

1、明末期象文彭、何震等人多用行书或楷书,以文彭为代表的是行书双刀法而镌刻之。先用毛笔在印面上书写好,然再按字之轮廓而为之,如行云流水。以何震为代表的是单刀楷书法,劲利而斩钉截铁,行款参差错落,另饶韵味。还有一提是苏宣,更为特别以单刀之法镌刻草书边款,真是有纵横飞逸之气也。

2、清初至咸丰年间,以丁敬、黄易为代表的都以自己书法风格入印,因此古拗中有雅丽之致,文鼎柔媚秀巧。

3、同治之后有大师赵之谦卓荦之才,把边款艺术推上了巅峰,创造了以阳文作边款,并配以汉画像,北魏造像等形式。他的楷书边款,早年与浙派相近,大概在三十岁左右开始在书法上追宗北魏龙门的碑刻之风,所以边款的笔势结字也形成了自文、何以来崭新的形体。浙派横划左轻右重,呈长三角形的样子,然赵之谦在处理时左端略加触刻,即成逆笔而起北魏书法之势,从这方面来看,受前人隶书边款的启迪。但又加之楷正之风,道是全新之面貌。

4、近代篆刻家由于自己广博积古,在印侧边款中以铁笔遍临甲骨,两周铜器铭文,汉魏北朝碑刻、竹木简牍等,逐步形成与边款无异,他广搜博采的新尚艺术形式,是应该肯定的。

三、边款的刻法:

1、楷书:楷书的基本笔划是:点、横、竖、撇、捺、勾。形状虽然各有方法,但主要还是以长短斜正的三角形来表现,凡掌握了刻刀刻石的方向及轻重变化后,就可以运用自如。

《点》刀向左上斜,以右下角切入石中即呈。如刀向左下斜,以右上刀角切入石中,即呈夕。只要稍变方向,就可以刻成许多形状的点。

《横》刀口平横,刀角在右边用力切下,即成长三角形如的样子,略如与字起笔较轻,收笔较重之形。欲表示逆笔而起,就在的尖角之处稍切一下,便成的形状了。

《竖》刀口竖放,刀角在上端用力切下,即呈上粗下细的竖划之形百,

《撇》用刀略同竖划,只是斜而朝左面,

《捺》多以长三角点 为之,如作出锋,在下加切一刀便可。

《勾》在竖划末端,加切一刀即成。基本方法大概如此,但行刀习惯有三种方式:

A、以石就锋法,传说此法是丁敬使用的。黄易曾说过:“丁敬刻边款时是不书而刻的,用刀之法是握刀不动,以石转动来配合运力的需要,所以一字之成不必旋转多次,其行刀次序与笔顺无异。

B、以锋就石法,这是前法的改良,据说赵之谦即用此法,印石不动,以手和刀的灵活转动来配合刻制。

C、先横后竖法。为了使笔势统一、运气较直,很多篆刻家都采用了此法,先刻横划,次刻竖划再加撇、捺、点的刻法,但刻时要注意预留待刻笔画的位置,在用刀时冲刀、切刀皆可。

2、隶书:刻隶书边款时,横划皆由右边切下而向左推刀。如要表现“蚕头”,其法略加楷书横划逆笔的起首,只要稍加触刻即成。“雁尾”也要酌情补刀,横划要注意弧度适中,才能表现隶书的体态,不宜陡直。了把横划刻好,也有人用“先横后竖法”,甚至把印石横置起来刻,对于弯与勾和波磔,用要表现出汉隶的道遒凝炼来。

3、篆书:刻篆书边款,略加单刀白文印,多用冲刀以铁笔之法镌刻之,但一定要注意表现用笔的转折和轻重变化。

4、草书:草书的边款通常用单刀法。很多篆刻家的刻刀都是自制的,有的用圆杆磨四面锋或方杆磨三面锋为之。握刀就像执钢笔一样流利自然,用刀韧中带劲,线条游刃有余,深浅得适。但也有一些篆刻用的是双刀法,就是先在印侧面将所用内容书形写好,然后随着笔势以平口刀镌刻之。

5、几点参考意见:

A、先将印石的四侧在刻边款之前必须打磨光整,否则刻出的线条很难达到清爽利落。为便于镌刻是看清楚行刀,可先用墨汁将印侧涂黑,这样刻刀时效果就可一目了然。

B、刻边款时是先写墨稿好,还是在石上不书而刻好?似乎各有利弊,如先写墨稿这样预计字数,防止错字,安排间架章法都有好处,初学者尤觉此法需要。对精熟此道者而言,看法不同:他们认为笔不如刀,把稿写了,有时反觉气散,因此刻时绝不能像笔那样写,用刀时往往比用笔更为精确和天趣,但赵之谦的朱文边款都是先书后刻。

C、为了边款的字体有神气,刻时要以拔山举鼎之力,才能波磔昭然,不必顾虑笔划的破碎,有时破碎一点笔划方觉古拙完整,有笔断意连或笔不到而意到处,千万勿乱补刀,补了就觉窒凝而气势不贯了。

D、款字的好坏,与平时书法基础有关,要想刻好款字就得认真学习书法,但两者并不等同,因边款用的是刀不是笔,能够多临古人或现代名家的边款,吸取所长,不无好处。

四、边款的位置:

1、素面:凡素面的,在印的左面(即盖印时的自己面对一方的左侧)。刻两面的,先起于印的前面(即向自己的那面),而终于左面。刻三面的,是起于右面终于左。刻四面的,是始于后面终于左侧。刻五面的最后终于顶面。

2、凡印有钮的,先要根据印钮的向背定其前后左右,如瓦钮、鼻钮、座壇钮有穿带孔的,定为左右而,如是动物钮之类,凡尾巴处定为前面。

3、凡印章刻有薄意之雕的图景或花纹,一定要酌情处理不可大意。一般在不影响图案的情况下字宜小宜少。当然在不破坏画面的情况下,能配合图景,如像绘画那样题边款更为上乘。

五、现代边款之创新:

1、工整印章之边款:工整印章主要以圆细朱文为主,白文以小鉥汉官印为主。朱文印面铁线游刃,婀娜多姿,白文是端仪泰然,拙中见情。所以在刻边款时多以隶、篆,正书而为之,再加篆刻家个人的素质学养方才自成一气。

2、工兼写之边款:凡工兼写的篆刻家在书法与文字的修养上都有一定的底蕴,边款的风格创意自然与印面正文相得益彰。不管是在印面上追求秦风汉韵,或者是楚简,汉晋文字,都要从字体、刀法上面追求一致,这样才能融为一体自成天趣。

3、大写意的边款:首先我们要知道大写意的印章不是现代才开创出来的,而是源远流长的。但它的发展之快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所逐步形成的一种新体式。当然它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如西方的毕加索、梵高,东方的日本所谓前卫派之影响,都在章法布白上不受传统约束。只要求造形,惊兀险绝,过目不忘,达到返璞归真之效果才心悦矣,实际上这类图案在中国远古时期的陶器、石器上都有类似的图案。综上所述,中国的印章是祖国传统文化大花园中一枝独树的旗帜,而边款的地位是印章中不可缺少的和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自书法当代

秀玉

重庆宠物市场地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