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2-27 19:19
近年来,各种“大师”层出不穷,他们的“资历”、“成就”被吹捧的天花乱坠,但不少人最终被证明是在招摇撞骗。
在咱们茶圈,也有一些人打着“大师”的旗号割着一波波的“韭菜”。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显示,茶类国家非遗传承人仅有25人。
今天小懂就来向大家介绍其中绿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都有哪些。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杨继昌
1941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满觉陇村,从事西湖龙井茶炒制工作60余年。
上世纪的1988年和1989年,杨继昌曾连续两年夺得西湖龙井评比第一名。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方继凡
方继凡是太平猴魁研制人之一方先柜老先生的第四代传人,从小跟随父亲方平荣学习制茶技艺。
曾编制和两度修订太平猴魁国家标准,其“太平猴魁制作方法”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旗下的猴坑公司,是目前太平猴魁产销规模最大的专业公司,是商务部授权的“中华老字号”单位。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谢四十
谢氏“永庆堂”第49代传人,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代表性唯一传承人。
曾参与《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茶》国家标准制定,1987年创办黄山光明茶厂,旗下“老谢家茶”深受广大茶友喜爱。
绿茶制作工艺(六安瓜片)——储昭伟
储昭伟从记事起便跟随祖父、叔叔及张氏亲友等从事六安瓜片茶园管理、采摘和炒制等工作。
曾主持制定了《六安瓜片茶企业标准》《六安瓜片制作工艺标准》等,使六安瓜片自创制以来,第一次有了六安瓜片生产、加工、营销标准。
1995年研制“徽六”牌六安瓜片茶,并于2010年,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施跃文
施跃文,出生于“茶王”世家,曾祖辈因采制碧螺春进贡朝廷而被称为“碧螺老人”,其祖母周瑞娟曾亲手为朱德炒茶。
在传承碧螺春茶炒茶技艺的基础上,施跃文以新方法制作碧螺红茶以及桂花味红茶。
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郑福年
浙江长兴紫笋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16岁开始做茶,熟练掌握了现代紫笋茶的制作技艺,并潜心研究、创新蒸清紫笋(散型)工艺。
其根据古法反复研究出的独门“蒸清技艺”,突破了传统炒制茶叶带出的火香味,保持了紫笋茶原有的天然清香。
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绿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方根民
方根民出生在秋口镇茶叶世家,家中祖祖辈辈以茶为生,是婺源大方茶第三十六代传人。
方根民根据祖传的技术及多年从业经验,在技艺上的不断改进,真正做到了沉底、叶绿、汤清、香高、味醇。
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周祖宏
周祖宏出身茶师世家,是周氏炒茶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十几岁就开始炒茶,并继承了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工艺的精髓。
在50多年的制茶生涯中,周祖宏提炼出四句话:杀青要到位,擀条要均匀,理条靠手感,火候是关健。
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杨胜伟
杨胜伟出生于湖北省咸丰县杨洞乡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步入了湖北省恩施农业学校茶叶专业学习。
其专著《恩施玉露》,首次提出加工恩施玉露的“工艺温度域”概念和“偶数法则”,确立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的理论体系,规范了操作技术规程,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张子全
张子全出生在一个布依族山村——摆忙村,这里的400多户原住民自古以来就家家种茶树,人人会制茶。
张子全联合几十家农户成立了十里茶香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帮助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除了以上十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将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同样归类于绿茶制作技艺。
所以最后在为大家补充一位,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廖永传
廖永传,自幼跟随父母学习擂茶制作技艺,谱系清晰,能够熟练掌握擂茶的制作技艺。
廖永传利用掌握的药理知识,根据不同季节,加入不同的擂茶配料,来提高擂茶的保健效果,他制作的擂茶不仅效率高而且口感好。
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非遗传承人并非一个简单的称号,它是对匠人精神的肯定,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激励,所以只有真正“德艺双馨”的人,才能被我们称为大师。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